top of page
作家相片資深顧問

學姊學長經驗分享_ 英美大學申請的故事


Fay : 北部國際高中

錄取 : 美國 UCLA, UCB,USC - 社會學

英國 LSE (Philosophy, Politics and Economics- 四年)

口述: Fay / 編輯: Admission Success

謝謝顧問邀請我跟大家分享自己的申請經驗, 我的申請跟別人不太一樣, 因為我除了申請美國之外,還申請了英國的大學, 當初我以為只要把美國的申請文件,複製貼上就可以, 沒想到英國跟美國大學在審核的角度跟標準差別那麼大, 申請作文的寫作方向也大大不同.

懷疑自己的選擇?

決定同時申請英國大學的時候, 我問了很多顧問公司,大部分都希望我放棄這個想法, 建議我申請單一國家, 否則會顧此失彼, 但是Admission Success 的顧問卻願意支持我的這個決定, 也提供我選校跟主修方向的建議. 如果不是顧問的支持, 我應該也沒有信心堅持我的選擇.

開始申請之後, 顧問們幫我注意到很多申請的細節, 例如英美兩國申請表格的內容, 面試模擬練習的安排, 跟考試的規劃. 我的問題都能及時的幫我解決, 讓我真的很安心.

申論題寫不出來

我寫申論題的時候才知道, 英國的申論題方向跟美國的寫作邏輯完全不同, 所以外國編輯要我跳脫美國申論題的寫作框架, 從學術角度把過去零散的活動經歷再重新組合一遍, 我英國申請的主修是哲學,政策,跟經濟, 一開始我寫得生硬, 讀起來很不順, 但經過外國顧問的修改, 把經歷再重組之後, 整篇文章就變得有條理跟容易閱讀, 所以我最後的完稿等於是把初稿全部打掉再重新組合,對我後來錄取LSE有很大的幫助.

我的另一個挑戰,在於申論題的寫作量很大, 我沒有在一開始抓到表達的重點, 尤其在寫Why School這個題目上,完全沒有頭緒 , 還好外國編輯舉很多學長學姊的例子, 也對我的初稿提出很多修改建議, 讓我慢慢知道怎麼把自己的特色跟學校的特色結合在一起,漸漸地抓到寫作的重點, 我覺得外國編輯修改文件的效率很快, 即使在最忙的12月底, 也會在一兩天內回覆,而且是非常詳細的評語跟修改, 甚至一個標點符號或一個詞彙也不放過,這無形中督促我盡快寫出理想的Essay.

自我成長

回顧這個申請過程, 我自己也有很大的進步跟成長,第一個是面試, 我一開始沒經驗又緊張, 回答得又長又沒有重點, 所以非常沒有信心, 還好跟大學面試前, 外國顧問幫我做模擬面試輔導, 先準備很多問題讓我練習,然後每次模擬完, 會給我一些具體的建議跟策略,甚至連服裝, 應對..等等, 就這樣一次次的輔導過後, 我終於找到面試的節奏跟技巧, 雖然最後

第二個是我的寫作進步很多,一開始我的文章又長又生硬,但經過外國顧問多次修改跟評論之後, 我懂得如何擷取重點, 刪除多餘的內容跟贅字, 挑選適合的字而不是專門找艱深難懂的詞彙, 老師不厭其煩地幫我修改作文, 這個訓練對我的寫作幫助真的很大.才讓我最後的文章呈現精簡並且精彩.

為何選擇Admission Success?

爸媽帶我去了很多家的留學公司, 後來決定Admission Success的顧問是因為, 她的規畫比較符合我自己的興趣, 譬如建議我選修的課跟AP 考試科目, 所以我會很願意配合,而不是建議我參加一些大眾化的活動跟比賽,感覺是為了申請而做,如果不是出於自己的熱情, 我無法有突出的表現. 而且顧問對於大學錄取的趨勢跟判斷讓我們很有信心.

我想起申請截止日前的某個晚上, 我還在煩惱學校的問題, 當時跟顧問在線上談了很久,到很晚才決定, 顧問給了我很多很多的資源並耐心地跟我一起討論, 還有在寫申論題的時候, 常常都到深夜10-11點, 甚至凌晨一兩點了還在回我的郵件,我真的很感謝大家的幫忙.顧問們負責任的態度, 真的減輕我很多的焦慮感.

給學弟妹們的建議

第一就是時間規劃

申請過程工作很多, 從選校, 申論題, 補充作文,面試練習, 申請成績單推薦信, 再到填寫申請表格,所以要訂好時間計畫, 重要的Deadline都應該要提前準備.

越接近Deadline 要完成的工作越多,同時還有學校的作業活動考試要準備, 所以如何把自己的Priority 列出來很重要, 譬如說: 選校的時候, 那些特點對我來說很重要? 我最想申請哪些大學? 這些問題會在申請過程中不斷地出現, 我建議學弟妹們要不停的問自己, 當初申請的初衷是什麼? 然後答案就會自然地浮現出來, 這樣才能把時間花在對自己來說最重要的事情上面,

第二個是要Organized

譬如我在開始寫申論題前,先花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整理我的課外活動列表跟參加之後的感想,後來不管在寫Common App的主要申論題, 或是補充作文的時候, 都能夠信手拈來, 不用去翻找過去的活動紀錄或者絞盡腦汁的回憶當初是怎麼想的.

選校也是一樣, 我自己做了一個選校的表格, 整理了學校官網還有網路蒐集的資訊, 後來在寫Why School那篇文章的時候, 跟決選的時候非常有幫助. 但是我自己太過追求完美,做了過多的準備反而變得沒有效率, 大家一定要做好平衡,

我最後的建議就是我剛剛給意見, 大家參考就好, 因為每個人的申請經驗都是獨特的, 不用覺得自己沒有跟著做或者跟我的方式不一樣就不能申請到好大學, 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法, 慢慢地熟悉整個過程, 最終一定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大學.


希望分享這些經驗能幫助到大家!

48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